小鹿情感有效果吗?有多少婚姻栽在这两个字上
小鹿情感有效果吗?很多人喜欢把“应该”两字用在我们*亲密的人身上,却不知道,这两个字是将婚姻送往地狱的捷径。
1、要怎样有效解决这种冲突矛盾呢?小鹿情感有效果吗?
只要抱着双赢的目的,选择沟通的态度,不人身攻击,不上纲上线地牵扯到双方父母,有的是解决方法。
比如,可以跟伴侣这么沟通:“我是你的妻子,不是你的妈妈,我没办法跟她做得一模一样。”
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,问题也很好沟通,但为什么就要吵到离婚的地步呢?
因为,婚姻中的两人都拼命守护自己的“应该”,攻击和抵制对方的“应该”。
2、在现实中,有太多的婚姻都毁在这两个字上:应该。
生活中实在有太多的“应该”:
你爱我,就应该知道我想什么;
你嫁给我,就应该听我的话、你娶了我就应该宠我一辈子;
女人就应该做家务、男人应该上进;
过日子应该节省;春节应该回婆家过年……
多少个“应该”聚集起来,给婚姻制造了无数的麻烦和冲突。
有一句话:很多人喜欢将“应该”两个字放在我们*亲密的人身上,而这两个字就是通往地狱的捷径。
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,当你脑子里冒出“应该”这两个字,就表明你坚信只有自己说的、做的才是真理,然后像被赋予了某种特权,从而理直气壮地命令伴侣、指责伴侣和改造伴侣……
有没有想过,这个“应该”是天经地义的吗?这个“应该”有得到对方的认同吗?
3、那么摧毁我们婚姻的那些“应该”,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?
小鹿情感有效果吗?从成百上千的案例中能得出结论,至少有3种心理:
(1)对原生家庭的忠诚。
心理学家说,很多进入婚姻里的男女,都有一份对各自原生家庭的忠诚。
为了捍卫自己家族的价值观与习惯,夫妻会不断地进行对抗。
就比如依依和她丈夫,你以为他俩只是因为洗衣服这件小事而争吵吗?不是,他们是在捍卫自己原生家庭的传统。
所以夫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,就是放掉一些对原生家庭的忠诚,这样夫妻之间才能进行有效沟通,进而学会处理差异。
教你一个小窍门:当脑子里冒出“我妈说过”“我爸以前是怎么做的”的念头时,在心里默念3遍:“我结婚了!”
(2)权力之争
“作为一个丈夫(妻子),就应该……”这个句式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?
婚姻中经常出现一个现象:对丈夫(妻子)有一个标准,然后用这个标准不断地去要求伴侣,极力想把对方塑造成我想要的样子。
叙事治疗大师李明,把婚姻中的这种现象称为“吞噬”。
要求和塑造,实际上是在侵犯伴侣的自我边界。
比如“我是男人,就应该是一家之主”,意思就是你必须服从我,我可以控制你,拥有婚姻中的权利。
如果伴侣试图用这种要求来控制、强迫你,你可以这样沟通:
“哪怕有成千上万个人做了那件事,我也可以不做。因为他们都不是我,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不必活成别人的样子。”
(3)全能自恋
比如曾折磨过无数男女的神句:我不说,你也应该知道,如果你爱我,就应该知道!”
有类似口头禅的人,都在期待着一种不说就能懂的感情状态,那人在什么时候是不说就能被人懂呢?
只有婴儿期。
在精神分析理论中,每个婴儿都有全能自恋的时期,觉得自己无所不能,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。
只要我想,别人就会满足我,如果婴儿的全能自恋需要没被好好满足,那等他长大后,就希望在情感关系里得到补偿。
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就需要自我成长,让自己从心理上的巨婴,成长为一个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称的人,如果伴侣是巨婴,那么请给他一些成长的时间。
家是讲爱的地方,不是讲理的地方。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,只要没有违反法律,每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。
面对分歧时,不如放对错权利之争,积极沟通,一起头脑风暴,想出双赢的解决方案。
当你放下“应该”的时刻,就是爱在婚姻里重新流动的时候。